締結譜系 聲踐者的創作實踐可追溯到不同的脈絡,其中包括音樂、表演藝術和視覺藝術。 在音樂方面,馬尼拉的聲踐者多次提及菲律賓國家級音樂家荷西‧馬西達(Jose Maceda)所帶來的啟發,這些啟發通常是他用收音機和卡帶所創作的作品。近年來,隨著馬西達過去檔案的開放,他的著作和民族音樂學作品又激起了一陣新的浪花。另一位國家級音樂家盧克西亞‧卡西拉葛(Lucrecia Kasilag)也因其在音樂創作中使用到電子技術而受到推崇。在這個試圖為聲踐創造系譜的過程裡,我們將這些人納了進來,因為創作者在他們身上得到啟發,也在自己的創作上認出他們的影子。 在表演藝術方面,雷孟多‧歐班諾(Raymundo Albano)與茱蒂‧史芭楊(Judy Sibayan)和其他眾多藝術家所進行的實驗開拓出了一種概念化且具批判性的表演方法。在歐班諾和史芭楊的藝術生產框架中,可清楚觀察到藝術家不但是展品的創造者,自己也同時是展品(或以表演者的角色被凝視)。現在對於聲踐者來說,在自己的展覽中作表演,或是在表演中展示自己的工具/樂器已是再自然不過的。 從視覺藝術上來說,在作品中納入聲音,或讓作品發聲,正是艾格尼絲‧阿雷拉諾(Agnes Arellano)對當前的聲踐所做出的貢獻。阿雷拉諾展出的作品中,藝術品的聲音成分是有意而非偶然,聲音的運用儼然已是藝術作品語料庫的一部分。阿雷拉諾不但要求觀眾觀賞作品,還要傾聽作品,在這點上她是先鋒。 要追溯馬尼拉的聲音實踐,可以從產生啟發作用、創作模式相仿或在藝術欣賞方式上引進革新的藝術家開始找起,這是三個可能源頭。